阿莫多瓦的荒誕世界

2016/09/24
阿莫多瓦的荒誕世界
「電影就像一扇夢幻之窗,我很確定從中看到的世界,比我生活的世界更有趣。」

  從奇幻另類的西班牙導演,變成風格鮮明、最具號召力的國際電影大師,這條背負許多異樣眼光的路,阿莫多瓦走了二十年。這一路走來關於他作品的爭議從沒少過,他曾經坦然表示:「我所有的電影都有鮮明的自我色彩,我指的是情感,不是故事。」收納所有毀譽,阿莫多瓦仍以濃郁鮮豔的色彩、誇張的戲劇衝突、錯綜的敘事風格,讓人們看見自己的真實處境與赤裸慾望,他既喧嘩又細膩的風格,在昏暗沉悶的歐洲影壇樹起一面豔麗奪目的旗幟。

  1951年,阿莫多瓦生於西班牙的荒僻小鎮,那是一個充滿低下階層的貧民窟,瀰漫著極端男尊女卑、宗教至上的傳統氛圍。少年時期專制的教會學校生活, 讓阿莫多瓦成為一個叛逆的藝術家,並刻意在作品中關注女性、社會邊緣或中下階層,同時對宗教信仰高度質疑。他說:「我的作品是對生命的無痛悼念,對故鄉的深情追憶。」

  面對教會學校的刻板生活,少年阿莫多瓦總能從電影中得到安慰,12歲就下定決心要成為電影導演。1969年離開故鄉前往馬德里發展,經過長時間摸索與學習,1980年根據自己為科幻雜誌編寫的故事,執導了處女作《烈女們》(Pepi, Luci, Bom and Other Girls on the Heap),性自由高張的劇情在當時西班牙社會激起不小的漣漪。

  1983年他拍攝了《修女夜難熬》(Entre tinieblas),一個因為男朋友吸食毒品死亡而逃到修道院的女人,卻發現修道院修女驚世駭俗的行為:她們養了一隻老虎作為寵物,而修道院院長是個吸毒的女同志,甚至還有人靠寫色情小說賺錢。阿莫多瓦以尖銳的目光、戲謔的手法,讓這個駭人聽聞的荒誕故事熱鬧生動充滿喜劇氣氛。

  1984年他執導了《我造了什麼孽》(Qué he hecho yo para merecer esto?), 描繪一個被丈夫當成洩慾工具的女人,經歷了自我意識覺醒和夢想挫敗。相隔一年,他又拍攝《鬥牛士》(Matador),描述一個有戀屍僻的退休鬥牛士遇上一個癡迷於性愛間刺殺男人的女律師,在一個日全蝕的日子裡,在性愛高潮中互相殺害對方,走向看似浪漫卻又極度病態的極樂世界。這部以黑色幽默描寫性與慾望的電影,是阿莫多瓦成功刻畫非理性愛欲的力作。

  1987年他拍攝了自傳意味濃厚的《慾望法則》(La ley del deseo),講述一個同性戀導演被影迷追逐,最後幾乎毀滅的故事,阿莫多瓦再次深入探討人類複雜的情欲。第二年他又拍攝了《瀕臨崩潰邊緣的女人》(Mujeres al norde de un ataque de nervios),一個女人和男朋友攤牌的同時,又得躲避男朋友精神失常妻子的騷擾,在過程中卻出現了更多女人。這部通俗卻一針見血的喜劇,為阿莫多瓦贏得許多國際電影節的獎項。

 

|文章節錄:《非懂不可的100位電影大咖》/華滋出版

|圖片來源:Gorupdebesanez。阿莫多瓦攝於1988年。

 

相關商品
拾筆客
  • 你不可不知道的畫家筆下的女人
    NT$37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