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佳人費雯麗

2016/07/08
亂世佳人費雯麗
費雯麗於7月8日辭世,而她的風華絕代在電影裡保存下來,她是我們心中,永遠的郝思嘉。

  費雯麗以《亂世佳人》獲得1940年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她所扮演的郝思嘉如此美豔動人,使人不再要求演員有什麼天份;但她又演得如此才華橫溢,使人不再要求演員必須具備這樣的美貌。」這是獲獎時評審們對她的讚譽。

  1940年費雯麗出演《魂斷藍橋》(Waterloo Bridge),她很喜愛這部電影,曾希望有人在她的葬禮上彈奏片中的插曲。《魂斷藍橋》中的瑪拉──費雯麗塑造了如同《羅馬假期》中安妮公主──奧黛麗.赫本般清純女子的典型。郝思嘉如貓般的複雜、善變,安妮公主如小天鵝般的純潔、無辜,交織構成費雯麗給人的兩種形象,女人喜愛郝思嘉,男人鍾情安妮公主,這「貓」與「小天鵝」的兩種形象,也許都是費雯麗靈魂的側影。

  在費雯麗面前展開的似乎是一片坦途。1940年8月31日,在開滿玫瑰花的露臺上,奧利弗和費雯麗舉行了一場寧靜的婚禮,並邀請到凱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證婚。短暫而甜蜜的新婚假期過後,夫婦二人共同出演《漢彌頓夫人》(That Hamilton Woman),並獲得巨大的成功。

  然而,排山倒海的幸福往往難以負荷,這對神話般的影壇伉儷,生活中漸漸出現了陰影。在拍完《亂世佳人》後,費雯麗就出現精力衰竭的現象,甚至有時歇斯底里。她罹患了肺結核,之後在拍攝《凱撒與埃及豔后》(Caesar and Cleopatra)時,她兩度懷孕又流產,讓她的情緒狀態更加糟糕。

  1950年的夏天,費雯麗前往好萊塢,開始拍攝《慾望街車》。這部電影根據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的同名戲劇改編,描述精神衰弱而又極度自戀的半老徐娘布蘭奇一生悲慘的遭遇,諷喻這個由於慾望而互相吞食的弱肉強食的世界。濃妝、假髮和強光,使得扮演布蘭琪的費雯麗顯得蒼老而衰弱。1951年,這部影片又一次造成轟動,費雯麗再次贏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慾望街車》中的布蘭奇與費雯麗有著相同的敏感、自憐與神經質,飾演布蘭奇似乎繃斷費雯麗內心的最後一根理智鏈條,她的歇斯底里症狀全面爆發,費雯麗與奧利弗的婚姻也逐漸走到了盡頭。奧利弗寫了封信給她,要求費雯麗讓他自由,1960年12月2日,奧利弗和費雯麗簽署離婚協議。

  離婚對費雯麗來說,簡直是致命的打擊。愛人離去,躁鬱症和肺結核交替折磨著她,她開始酗酒,酒後的幻覺是她唯一的安慰。1967年7月7日,費雯麗在睡夢中辭世。同年10月8日,她的骨灰飄散在提克雷湖上。

  費雯麗曾說過:「一個女人的迷人,一半來自於她的幻想。」而她正是這樣遊走於幻想與現實之間,似真似幻的一生讓人敬畏而嚮往。費雯麗一生拍過較為重要的影片還有《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羅馬之春》(The Roman Spring of Mrs. Stone)、《愚人船》(Ship of Fools)等。

 

|文章節錄:《非懂不可的100位電影大咖》/華滋出版
|圖片來源:Insomnia Cured Here。《亂世佳人》女主角費雯.麗和男主角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

相關商品
拾筆客
  • 有一天會成真!科學松鼠的電影科技教室
    NT$27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