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失敗,希拉蕊並不陌生。一九九九年二月,當她坐在參議院,看著自己的丈夫柯林頓因在陸文斯基(Monica Lewinsky)性醜聞一案上涉嫌做偽證和妨礙司法,被參議員質詢,險遭彈劾,那是她人生最大的失敗。從那一刻起,希拉蕊開始醒悟,她的未來不能全部綁在柯林頓身上,她開始謀劃她的政治人生,決定競選紐約州參議員。
二〇〇〇年的參議員競選,希拉蕊一開始並不順利,她還帶著第一夫人時的緊張和焦慮。重商主義的紐約,一直是共和黨人的天下。面對紐約右翼媒體的攻擊,特別是梅鐸(Rupert Murdoch)旗下的《紐約郵報》對希拉蕊極盡嘲笑之能事,希拉蕊的處境很艱難。而她與紐約市市長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的關係更糟糕,朱利安尼用盡一切場合譏諷希拉蕊,將她與紐約左翼政治圈掛鉤並大肆攻擊。兩人至今仍老死不相往來,希拉蕊甚至從來不提朱利安尼的名字。
但在「大蘋果」之外的紐約上州,希拉蕊卻享有很高的人氣,尤其是在女性選民中間。
人們會在競選集會外排隊幾個小時,只為了跟她合影留念,拿一個簽名。希拉蕊對選民有一種奇怪的親近感,她從來沒有為紐約州做過任何實際的貢獻,甚至在查帕克小鎮買房子,也是為了競選的方便,買一個當地的「戶口」而已。到最後,希拉蕊卻一舉拿下這個曾經屬於華盛頓政治世家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Kennedy)的參議員席位。
希拉蕊在參議院的資歷和人脈尚不足以使她成為某個專業委員會的主席,或者將她的名字列入重要的代表團名單,但希拉蕊卻為紐約州的利益拼盡全力。九一一恐怖攻擊之後,南方幾個州的共和黨參議員試圖砍掉紐約的一部分經費預算,希拉蕊和另一位紐約州資深參議員查克.舒默攜手,強力阻止,最終確保了紐約重建的聯邦預算經費沒有遭到任何削減。
雖然參議院固守成規的氛圍讓希拉蕊覺得有點沉悶,整天泡在預算平衡和公文提案中,也不適合希拉蕊的急性子,但七年多的時間,希拉蕊學會了如何利用她「前第一夫人」的人脈資源,去達到其他參議員無法企及的政治效果。她把參議院看作是一個平臺,能夠將社會各個領域和機構的資源在這裡整合形成一股力量,從而更有效地完成某個具體的目標。例如,在希拉蕊參議員的撮合下,由康奈爾大學出面,幫助紐約上州的農民將他們的農產品賣到紐約市區。此外,紐約電力管理局和布法羅市合作,共同改造尼亞加拉河岸景觀,這個專案也是由希拉蕊帶頭實施的。
八年時間裡,參議院給了希拉蕊走出柯林頓的總統光環和醜聞陰影的機會,希拉蕊在這裡完成了她的政治重生。二〇〇〇年,當希拉蕊成功進入參議院時,讓許多共和黨人跌破眼鏡,他們發誓一定要在六年之後,將她拉下馬。但二〇〇六年,希拉蕊在紐約州六十一個縣郡,一舉贏得了五十七個縣郡的選票,希拉蕊已經不是那隻剛飛進國會山莊的菜鳥了……
|文章節錄:《邁向權力顛峰的希拉蕊》/九韵文化
|圖片來源:flickr
Chrome: https://www.google.com/chrome/browser/desktop/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