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盧卡斯

2016/05/14
喬治.盧卡斯
今日是大導演-喬治.盧卡斯的生日,一起見證他奠定好萊塢影壇地位的一刻!新書預購有優惠喔!

  身為《星際大戰》(Star Wars)的創造者,喬治.盧卡斯一生努力的目標是:「只要你能夠想像出來,你就可以透過電影看到。」他幾乎完全做到這一點了。

  1944年喬治.盧卡斯生於美國加州莫德斯托(Modesto),父親是開文具店,祖父則是木匠,盧卡斯小時候的夢想是當一名賽車手。十歲時,父親買回一台電視機,他開始從電視畫面上獲得對世界的認知,而電視畫面也開啟了他想像的能力。

  中學畢業時,天天沉迷於追求風馳電掣的快感,一場與死神擦身而過的車禍,完全扭轉了他的人生目標,他放棄了成為賽車手的夢想,決定「在有限的人生,做些有意義的事」。為了謀生,他送過報紙、做過短期的馬路清潔員、當過攝影助理,並準備潛心學習寫作。他走上電影之路的契機,是朋友家的一台八釐米攝影機,他發現攝影機可以製造出虛幻的世界,可以承載他的全部幻想,於是萌生了對電影的興趣。之後, 考入加州大學的電影系,學習電影導演和拍攝。

  1967年大學期間盧卡斯前往華納兄弟製片公司實習,獲得與導演柯波拉一起工作的機會,並在日後成為莫逆之交。畢業之後,他與柯波拉毅然決然離開好萊塢,前往舊金山合租倉庫成立工作室,成為不受約束可以自由發揮的獨立製片。在柯波拉鼓勵與協助之下,他將學生時期的實驗之作《THX 1138 4EB》(EB意即「地球誕生」。),擴充並改名為《THX 1138》,這部科幻片成為盧卡斯躍上大銀幕的先聲之作。然而,這部電影實驗色彩過於濃厚,給人怪異、深奧、抽象的印象,並未受到電影公司與觀眾的青睞。

  心灰意冷的盧卡斯接受柯波拉的建議,開始撰寫溫馨、較有幽默感的劇本,1973年,推出帶有青春與懷舊氣息的《美國風情畫》(American Graffiti),這部投資78萬美元的青春校園電影,卻締造了一億五千萬美元的票房佳績,成為當時最有影響力的影片之一。而盧卡斯也因此鹹魚大翻身, 獲得了繼續拍攝電影的資金,從此走上獨立製作的導演生涯。

  1973年至1977年,他一直在創作籌備《星際大戰》的電影,但當時沒有一家製片公司對他的科幻電影感興趣,在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 的幫助下,福斯公司才決定投資800萬美元,讓他拍攝根本不被看好的《星際大戰》。然而,電影發行權屬於福斯,他無法獲取影片的利潤,只擁有拍攝續集的權利與週邊產品的版權。換句話說,如果這是一部糟糕的失敗電影, 那他就幾乎沒有任何酬勞了。

  1977年,盧卡斯的自信之作《星際大戰》上映後,以突破性的視覺效果、震撼的環繞音效,開啟了電影的新時代。這部電影不僅席捲全美,甚至在世界造成一股旋風,打破了世界票房紀錄,還囊括了七項奧斯卡金像獎, 更賺取了高達三億美元的利潤,而盧卡斯就分得了二億美元的周邊商品版權費,為日後發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從此,盧卡斯一躍成為好萊塢傳奇與風雲人物……

|文章節錄:《非懂不可的100為電影大咖》/華滋出版
|圖片來源:Sal Ami/喬治.盧卡斯與飾演莉亞公主的嘉莉.費雪(Carrie Fisher)

相關商品
拾筆客
  • 有一天會成真!科學松鼠的電影科技教室
    NT$27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