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音樂遇上煙火

2016/04/21
當音樂遇上煙火
1749年的今日,韓德爾的《皇家煙火》於倫敦公開彩排,當時居然有一萬多人前往聆聽!

  在英國期間的韓德爾完成了許多壯麗的管弦樂組曲,堪稱巴洛克時代的組曲之王。他的作品中被稱為姊妹作的《水上組曲》和《皇家煙火》,一部作於青年時期,另一部則在邁入老年階段時寫就,風格卻相當類似,向來最膾炙人口。

  1749年的今日,音樂家韓德爾的作品《皇家煙火》在正式演出6日前於倫敦公開彩排,造成轟動,當時居然有一萬多人前往聆聽,可謂「萬人空巷」的最佳寫照。

  而《皇家煙火》的音樂和曲名一樣絢爛美麗,不過演出當時,卻差點釀成大火災呢!1748年,英法苦戰八年的奧地利王位爭奪戰終於結束,兩國和解,動亂的歐洲再度恢復和平。為了慶祝這個深具意義的事件,隔年秋天,英王決定在倫敦「綠園」舉辦一個盛大的煙火大會。這麼絢麗的場景當然不能沒有音樂,而樂團總指揮的職務,自然非首席宮廷樂師韓德爾莫屬。面對如此大的場面,韓德爾也氣魄十足的組了一支一百人的樂團,以雄壯的軍樂器為主軸,為不斷燃放升空爆炸的煙火助勢。

  當晚,隨著一百零一發禮炮鳴響,夜空裡一片燦爛的火樹銀花,而《皇家煙火》悠揚的樂音也在空中飄揚,極其壯觀。突然間,台下卻騷動起來,驚慌的尖叫聲此起彼落,而觀眾開始四處逃竄,原來是有一枚施放不當的煙火,竟落到附近民宅的屋頂上,而讓房子燒起來了。不過,在一團混亂之中,韓德爾所帶領的百人樂團,似乎並未發現觀眾正在沒命地奔逃,依然從容不迫地將整首美妙的曲子如實演奏完畢。

  此時韓德爾已屆六十三高齡,因為逐步失去視力和體力,漸漸無力握筆,而這絢爛的《皇家煙火》,正為他璀璨的作曲生涯,畫下了完美的句點……

|文章節錄:《圖解音樂大師》/華滋出版
|圖片來源:描繪《皇家煙火》場景的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