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圍爐過新年!

2016/02/07
除夕夜,圍爐過新年!
今晚是除夕夜,當然還要為你推薦圍爐好書! 拾筆客先祝大家:新年快樂!

  台語說的過年,是指除夕(過年暗)、新年(新正)一直要到正月初五(初五隔開),也有一說是要到元宵節才算過完新年。台灣的「過年暗」傳統習俗,一家子為在爐子邊,爐子上放上一個大火鍋,全家人邊煮邊吃,所以吃年夜飯在台語稱為「圍爐」,「圍爐」一詞後來引申為「全家團圓過年」。

到底是三十暝還是二九暝?

  除夕在台語文讀音為【di-siēk】,但在口語多稱為「過年暗」、「三十暝」或「二九暝」。

  因為陰曆的最後一天,十二月如果遇到大月是三十日,除夕在台語稱為「三十暝」,如果裕到小月是二十九日,除夕在台語則稱為「二九暝」,但是一般人通常將除夕稱為「二九暝」。台語的俗諺「天天二九暝」,就是形容每天都像是過除夕一樣吃的非常豐富(台語常用語稱為「豐沛」),引申為天天過好日子。

  其實世間上除了少數人能一輩子都過著非常優裕的好日子,大部分的人醫生總是有起有落,如果想要擁有較好的生活水準,就得努力工作,當然有時還得再加上一些運氣。

過年夜,圍爐時

  除夕,家家戶戶吃團圓飯,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因為要準備豐盛的菜餚,所以當天成為家庭主婦最忙碌(台語稱「上無容」)的日子。

  台灣的「過年暗」傳統習俗,一家人圍在爐子旁邊,爐子上放一個大火鍋,全家人邊煮邊吃(台語稱為「哪煮哪嚼」),所以吃年夜飯在台語稱為「圍爐」,「圍爐」一詞後來引申為「全家團圓過年」。

  以前的火鍋是燒炭火,邊煮邊加木炭,比較麻煩,但是老一輩的長者懷念舊式的木炭火鍋,都認為這樣比較有過年的氣氛。時代進步,現在都改用插電式的火鍋,雖然功能性與安全性提升不少,但似乎少點了圍爐的年夜味......

|文章節錄:《講台語,過好節》/序曲文化|圖片來源:flickr

 

相關商品
拾筆客
  • 講台語過好節:台灣古早節慶與傳統美食
    NT$253
    0